协同创新中心创新机制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师范学院)]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6日
  查看:
  来源:

整合各协同单位的人才资源、设备信息资源、经费资源、数据资源等,协同四川地区统筹城乡教育研究力量,建立健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计划、组织、协调、管理、创新等相关制度,保障各方资源有效汇集与整合。

(1)充分利用现有平台的资源,以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加快与基地、平台、信息、成果等创新要素的整合,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2012年,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教育科学决策研究中心分别与成都市教育局建立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都教育改革研究基地、教育科学决策研究中心成都实践基地,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人力资本开发研究所、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四川师范大学科研处、成都市教科院成为两个基地的工作部,在教育发展战略规划、重大课题研究、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人才培训、宏观教育信息建设、科学教育决策等方面得到国家相关研究机构的全面指导和大力支持,同时,也使得以这五家科研机构为主体的协同中心更好地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咨询机构和智库,极大推动教育决策的科学化,达到了政、学、研的有效融合。

(2)结合协同创新目标与任务的要求,系统设计创新机制体制改革,建立有组织创新、协同管理、资源整合与成果共享等制度体系,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和解决大需求的长效机制。协同中心已经拥有非常丰富的科研资源、汇聚国内顶尖专家指导团队(见表1),由来自有关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以及国际的知名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为重大政策、总体规划、评审认定、监督评估等提供咨询,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

中心具有整合性、多元性、开放性,能够调动平台力量,不仅服务于公共决策部门,还可以服务于整个教育行业集群甚至全社会。有利于发挥科中心的辐射作用和平台效应,优化配置科研资源,推动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分享。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通过协同创新机制,其传播能力和对科研成果的应用能力都优于其他组织形式,凭借与政府机构和其他平台的资源共享,在与政府的无缝对接中,中心获得了社会认可,步入了良性循环,不仅为政府教育决策提供服务,而且这种协同创新模式在社会上的传播、推广、应用将获得更多潜在科研团队的模仿,有利于加快知识的更新。




编辑:管理员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