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研究中心基本概况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师范学院)]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6日
  查看:
  来源: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交叉研究中心由成都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等相关学院、科研机构展开协同交叉研究。以上单位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领域具备自身的优势与专长,在与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相关的领域能发挥自身团队的优势,汇聚专业人才,形成相对独立、完善的科研体系,通过协同创新,能将各单位专业优势集合,为实现交叉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总体目标:

     通过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交叉中心平台的综合建设,汇集和培养一批本研究领域的优秀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解决我国在统筹城乡教育领域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及技术难题,在本学科领域取得引领学科建设与发展重大创新性成果;协调与国内统筹城乡教育研究创新力量与优势资源,构建统筹城乡教育研究创新平台,成为引领统筹城乡教育监测与评价、统筹城乡教育制度设计与创新、教育公共治理与教育政策研究、教育信息化等方面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研创新基地,将中心建成统筹城乡教育领域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学术高地、运行与管理创新基地、研究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广基地,服务于国家战略性需求与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预期建设成效: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交叉研究中心在建设阶段,不断总结工作思路,完善中心的工作章程和制度,增强交叉研究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科水平。在科学创新方面,整合多方优势资源,提升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交叉研究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和科研实体,围绕中心重大研究方向承担一系列国家、部委、地方政府的重大任务,取得一批在国内外领先的科研成果。在人才汇聚和培养方面,中心积极探索人才汇聚和培养机制,与相关单位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研机构和院所合作,汇聚创新要素与资源,招募和培养一大批统筹城乡教育领域急需的人才。

     研究内容: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即涉及到宏观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等内容,如:教育公共治理、公共政策和城乡教育一体化理论研究、城乡教育一体化监测与评价研究、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中社会结构变迁与教育资源配置研究等。同时也关注到微观角度的城乡教育发展中直接作用于相关主体的内容,如:城乡教育发展中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城乡师资专业发展与培养以及城乡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等方面。根据中心的发展目标定位,主要的研究方向和方向如下:

     (1)教育公共治理、公共政策与城乡教育一体化理论研究

     本方向主要开展教育规划与战略领域基础性重大问题前瞻性研究,推动国家现代化和科教兴国基础理论的创新;对城乡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战略咨询,提出政策建议;开发成都教育规划与决策研究数据库;培养有战略眼光和专业素养的教育政策研究和管理队伍;为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证支撑。

     (2)城乡教育一体化监测与评价研究

     本方向重点开展城乡教育一体化监测指标体系,并开展监测评估;围绕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城乡教育互动发展、学校委托管理等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挖掘具有普适性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经验;充分利用根植成都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信息优势,当好科研成果转换的中心枢纽;为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和学校提供专业的信息咨询服务,积极发挥现代智库作用。

     (3)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中社会结构变迁与教育资源配置研究

     教育资源配置是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核心环节。本方向主要研究当前社会结构剧烈、持续、深刻的变动、分化下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重大问题,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统筹城乡教育的有序发展。

     (4)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中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

     城乡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提升是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重要诉求,本方向主要研究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中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重大问题。关注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与实验;探索农村义务教育新课改后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的适切性研究;研究新课程改革对城乡基础教育教学方式转变的影响。  

     (5)教师专业性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适应和发展的研究

     本方向主要分析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城乡中小学教师对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适应性研究;构建城乡中小学教师有效教学决策的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探究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教师的课程实施方式与有效教学的关系研究。

     (6)城乡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

     本方向将对城乡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考察,尤其是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心理学问题,对青少年教育心理进行综合分析,以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分析城市和农村不同地区青少年的心理教育问题,探索与传统文化相吻合的科学教育途径与方法。对城乡青少年性心理与性教育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探究,并尝试与现有的性教育模式相衔接,积极拓展性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编辑:管理员  

(微信扫描分享)